父亲爱我,毋庸置疑。他兜里有一颗糖,也定要留给我。但等我长大,不再是小孩,我要的也许不仅仅是一颗糖。
我发现,我和他很多地方难以共情,尤其是我们的消费观。
2003年,我在安庆师范大学新校区读书,天冷,有一次他送被子给我。那天,从枞阳路地段开往安庆的车费涨价了,涨了一块钱。父亲很生气,认为这是讹他。因为不久前,他在这坐车去安庆,车票才六元。司机耐心和他解释,就这几天统一涨的。他固执、不信,和司机大吵了一架,然后背着我八斤重的棉被竟然徒步走了将近二十公里往学校赶。
到学校时,他满头大汗。十二月的天气,衣服都汗湿了,捆绑棉被的绳子把父亲的手都磨脱皮了。他坐在我寝室里,满脸通红,大口喝水,上气不接下气。
父亲爱我吗?当然,要不他怎么会送被子给我,并且特意带来我最爱吃的巧克力夹心饼干。
如果这是课本中的情节,父亲是善良、朴实的,大老远徒步给女儿送被子,要大大褒奖一下这伟大的父爱。而我得知情况,整个人是蒙的,因为我不知道他省这一块钱的意义何在?
父亲是我们当地国企的员工,收入还可以;母亲是单位的主办会计,颇受人尊重;家里孩子就我一个。不说日子大富大贵,衣食无忧是可以的。那么,省这一块钱,吃这么大的罪,目的为何?
我真不懂。
大学毕业后,我在一所农村中学教书,离家远,每天早出晚归不方便,我就有了买车打算,奈何囊中羞涩,便作罢。谁知,父亲大手一挥,慷慨送我一辆十几万的车。
我很感动,父亲一向节俭,对我是疼在骨子里的。
后来,随着经济发展,我的工资涨了,便想买点东西孝敬孝敬父母,没一次是开心的,特别是父亲,总是扫兴。比如买衣服送他,父亲总是责怪,衣服没破、没坏、为什么买新的?再问价,我先比较傻,如实相告。
有件羽绒服,波司登男款,藏青色,做工精细。我感觉很适合父亲,于是买来送他。父亲一如既往地嗔怪我,架不住我和母亲的撺掇,上身试试,确实很适合他,很熨帖。父亲没说话,看得出他比较满意。
本来一切都很好,坏就坏在他问了价格,而我竟随口报了实价一千八。
父亲得知这衣服快小两千,他脸色铁青,把衣服往地下一扔,命令道:“明天退了。”
“好好退了干吗?”
“一件衣服快两千,tp钱包官网疯了,买这玩意?”
“品牌都这价。”
“要不你怎么穷,败家!浪费!明早退了!”
“退不了,买回来,商场不给退。”
“退不了,你别回来。”
……
当然,现在乖了,买回来东西一律半价上报,有时撕去标签,诓他说我先生穿小的或是别人的旧衣服。这样,他才欣然接受。
父亲自己不仅节俭,看我们花钱买东西,也是不开心的。我爱买衣服,护肤品。他瞅着我衣橱里五颜六色的衣服,一副痛心疾首,“孺子不可教也”的样子。对我那些摆在梳妆台上的瓶瓶罐罐,更是无法理解,一张脸搽这么多玩意,有必要嘛?并固执地坚信,这都是智商税,纯属骗钱的。我先生爱吃零食,兴冲冲买一些进口零食,本想带岳父大人吃个新鲜,怎料也被他黑着脸,忿忿然拒绝。
“你们吃,我不吃。”
“纯属浪费钱!”
“年轻人不知道天高地厚,啧啧!”
……
我很无语,先生一时也手足无措。
一直不明白为什么不能享受?钱,自己辛苦赚来的,来路清白,怎么不能买自己能力承受范围内的东西犒劳自己。非要缩手缩脚,畏首畏尾,一味委屈自己。衣服不破不给买新的,家电老化不给换,吃贵东西就是不对……努力工作,不就是想让自己和家人过上好日子。
父亲,真是不可理喻。
直到我后来读到《杀死一只知更鸟》里面的一句话:你永远也不可能真正了解一个人,除非你穿着他的鞋走来走去。
我的父亲,出生于1949年,他是家里老大,兄弟姐妹众多,爷爷去世早,还要帮家里照顾弟弟妹妹们。哪里不要花钱?哪里都是钱。
他的遭遇使他时刻有种“居安思危”的意识,把钱财看得重,舍不得享受,尤其对自己。即便后面日子好过了,他骨子里还印刻着他那个时代的烙印。
他一切都要务实,是不会理解我的那些“无用”的消费;他节俭成性,始终把自己困在“温饱”的阶段,舍不得享受。
不管今天经济发展到怎样程度,他始终小心翼翼,不敢对自己“奢华”。
我出生在上世纪80年代中期,正处于国家改革开放,经济繁荣时期。我是独女,父母都上班拿工资,对我最舍得。我接受新的教育,吃得好,穿得暖,看过的新鲜事物多,观念和父母那一代自是不一样。
我坦然消费,心安理得享受,没有后顾之忧。
但今天,我不可以用我的视角来评判父亲的观点。
没有对错,无所谓孰对孰错。他经历的,我没经历。虽然我有时觉得父亲固执、难以沟通,过分节俭……但是没有父亲的“经历”不会有我今天的“享受”。
我们的幸福是建立在上一代人的付出与奉献上。
现在有时我还会嘀咕,可是更多的时候,我知道我应该理解。
他是我的父亲,我是他的女儿。
理解父亲。
或许有一天,我的父亲也会理解我。